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达到鼎盛的封建王朝。在唐朝时期,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,文化思想最为开放,技术最先进的国家。今天就随一定发商学院来看一看唐朝都有哪些“大唐盛世”?
1、贞观之治
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、经济复苏、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。因其时年号为“贞观”(627年-649年) ,故史称"贞观之治"。
唐太宗任用贤能,知人善任;广开言路,尊重生命,自我克制,虚心纳谏;并采取了以农为本,厉行节约,休养生息,文教复兴,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,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;并大力平定外患,尊重边族风俗,稳固边疆,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。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,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。
2、永徽之治
永徽之治,是指"贞观之治"之后,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,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,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(649),讫于永徽六年(655)。
唐高宗即位之初,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、遗嘱,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,发展经济,提倡文教,由李绩、长孙无忌、褚遂良共同辅政。当时唐朝版图空前广大,边陲安定,百姓阜安,使得天下大治,有贞观之遗风,史称"永徽之治"。
3、开元盛世
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,是唐玄宗(李隆基)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。唐玄宗在位44年,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。前期(开元年间)政治清明,励精图治,任用贤能,经济迅速发展,使得天下大治,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,史称"开元盛世",前后共29年。
唐玄宗开元年间(713~741)政局稳定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国力富强的局面。开元年初,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,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。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,颇思有所作为,能够任用贤能,进行一些改革。如任用了宰相姚崇、宋璟、张九龄等人,都是有名的忠臣,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。这些改革措施,使开元间的政局为之一新,史称"开元之治"。
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,自然是唐朝百余年来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,并不是唐玄宗君臣一时所能创造出来的奇迹,但这与唐玄宗君臣的孜孜求治,政治比较清明,也是分不开的。
4、元和中兴
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,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,因而得名。
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,他即位后,"读列圣实录,见贞观、开元故事,竦慕不能释卷",他把"太宗之创业"、"玄宗之治理",都当作效法的榜样。
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、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,他提高宰相的权威,平定藩镇的叛乱,致使"中外咸理,纪律再张",出现了"唐室中兴"的盛况。
元和年间,政府财政情况有所好转,同时吐蕃势衰。
各地藩镇在长时间的战乱中,实力也有所削弱,借助这大好形势,唐政府"以法度裁制藩镇",陷于强藩多年的河南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区,又归中央政府管辖,唐王朝复归于统一,史称"元和中兴"。
5、会昌中兴
会昌中兴是唐武宗的统治时期。
唐武宗(814年7月1日至846年4月22日)原名李,后改名严。唐的第五个儿子,唐的弟弟。王冯,积累了开复仪三师,检察部部长。
公元840年元月,文宗得了重病。邱、俞洪志诏书废太子,立李为皇帝的弟弟。同月文宗逝世,李即位,次年改名会昌。
唐武年间,李被任命为丞相,并对晚唐的腐败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。
吴信仰道教,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,如佛教和景教。会昌五年,余下令拆除佛教寺院,没收了大量寺院用地。因此,在佛教史上,有一位以武为名的君主,也被称为会昌密佛,被列为三大密佛之一。由于灭佛的成功,扩大了唐政府的税源,巩固了中央集权。
在唐中后期这一相对稳定的时期,它在历史上被称为“会昌中兴”。
6、大中之治
唐宣宗李忱(810年冬月十二-859年),汉族,唐朝第十六位皇帝(847年-859年在位),初名李怡,初封光王。武宗死后,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,在位13年。
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,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,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,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。宣宗性明察沉断,用法无私,从谏如流,重惜官赏,恭谨节俭,惠爱民物,故大中之政,讫于唐亡,人思咏之,谓之小太宗。
宣宗勤于政事,孜孜求治,喜欢读贞观政要,整顿吏治,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。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。
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达到鼎盛的封建王朝。在唐朝时期,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,文化思想最为开放,技术最先进的国家。今天就随一定发商学院来看一看唐朝都有哪些“大唐盛世”?
1、贞观之治
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、经济复苏、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。因其时年号为“贞观”(627年-649年) ,故史称"贞观之治"。
唐太宗任用贤能,知人善任;广开言路,尊重生命,自我克制,虚心纳谏;并采取了以农为本,厉行节约,休养生息,文教复兴,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,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;并大力平定外患,尊重边族风俗,稳固边疆,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。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,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。
2、永徽之治
永徽之治,是指"贞观之治"之后,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,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,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(649),讫于永徽六年(655)。
唐高宗即位之初,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、遗嘱,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,发展经济,提倡文教,由李绩、长孙无忌、褚遂良共同辅政。当时唐朝版图空前广大,边陲安定,百姓阜安,使得天下大治,有贞观之遗风,史称"永徽之治"。
3、开元盛世
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,是唐玄宗(李隆基)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。唐玄宗在位44年,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。前期(开元年间)政治清明,励精图治,任用贤能,经济迅速发展,使得天下大治,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,史称"开元盛世",前后共29年。
唐玄宗开元年间(713~741)政局稳定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国力富强的局面。开元年初,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,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。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,颇思有所作为,能够任用贤能,进行一些改革。如任用了宰相姚崇、宋璟、张九龄等人,都是有名的忠臣,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。这些改革措施,使开元间的政局为之一新,史称"开元之治"。
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,自然是唐朝百余年来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,并不是唐玄宗君臣一时所能创造出来的奇迹,但这与唐玄宗君臣的孜孜求治,政治比较清明,也是分不开的。
4、元和中兴
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,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,因而得名。
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,他即位后,"读列圣实录,见贞观、开元故事,竦慕不能释卷",他把"太宗之创业"、"玄宗之治理",都当作效法的榜样。
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、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,他提高宰相的权威,平定藩镇的叛乱,致使"中外咸理,纪律再张",出现了"唐室中兴"的盛况。
元和年间,政府财政情况有所好转,同时吐蕃势衰。
各地藩镇在长时间的战乱中,实力也有所削弱,借助这大好形势,唐政府"以法度裁制藩镇",陷于强藩多年的河南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区,又归中央政府管辖,唐王朝复归于统一,史称"元和中兴"。
5、会昌中兴
会昌中兴是唐武宗的统治时期。
唐武宗(814年7月1日至846年4月22日)原名李,后改名严。唐的第五个儿子,唐的弟弟。王冯,积累了开复仪三师,检察部部长。
公元840年元月,文宗得了重病。邱、俞洪志诏书废太子,立李为皇帝的弟弟。同月文宗逝世,李即位,次年改名会昌。
唐武年间,李被任命为丞相,并对晚唐的腐败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。
吴信仰道教,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,如佛教和景教。会昌五年,余下令拆除佛教寺院,没收了大量寺院用地。因此,在佛教史上,有一位以武为名的君主,也被称为会昌密佛,被列为三大密佛之一。由于灭佛的成功,扩大了唐政府的税源,巩固了中央集权。
在唐中后期这一相对稳定的时期,它在历史上被称为“会昌中兴”。
6、大中之治
唐宣宗李忱(810年冬月十二-859年),汉族,唐朝第十六位皇帝(847年-859年在位),初名李怡,初封光王。武宗死后,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,在位13年。
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,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,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,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。宣宗性明察沉断,用法无私,从谏如流,重惜官赏,恭谨节俭,惠爱民物,故大中之政,讫于唐亡,人思咏之,谓之小太宗。
宣宗勤于政事,孜孜求治,喜欢读贞观政要,整顿吏治,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。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