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会犯难,中医能看急症吗?什么情况更应该看中医?看中医前应该注意什么?一定发商学院提醒,其实中医除了慢病,看急症也是个好手!
一、6种情况更适合看中医
1、过敏性疾病:湿疹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,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。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,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,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,停药后容易反复。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,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,邪气入侵造成的,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,排出邪气,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2、妇科疾病: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,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,不但不好掌控剂量,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。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。中医认为,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,采取疏肝补肾、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,效果很好。
3、脾胃病:如慢性胃炎、腹胀便溏等,一般病程较长,机理比较复杂。中医认为脾主升,胃主降,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,必要时配合疏肝,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。同时中药个体化治疗(一人一方)更容易贴近病情。
4、呼吸系统疾病:现在流行一种说法,“感冒了不用治,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”。其实用中药辨证治疗,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。另外,咳嗽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。
5、复杂慢性病:如慢性肾炎、风湿病、中风后遗症、肿瘤等,中医通过辨证选方,在治疗时会有不错的效果,而且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,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。
6、非器质性疾病: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、精力不足、头晕目眩、口臭、便秘、心情烦躁等症状,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,但是通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,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,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,做到提早治疗,防止病情加重。
二、中医看急症也是好手
提到急症治疗,很多人潜意识觉得中医就是个“慢郎中”,事实上中医在看急症上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。
1、发热:由病毒、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,中医称为“外感高热”。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的麻黄汤,出汗后可退热。同时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,对肺炎、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效果。如果体温持续增高(超过38摄氏度,或体温低于38摄氏度但持续6天以上),则不宜继续自行用药,应及时就医。
2、骨折:在户外出现骨折,也可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应急处理。如果伤口有出血,要先清除可见的污物,再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。随后可就地取材,将木板、竹片等粗略加工成长宽适宜的夹板,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部位,能有效防止就医前骨折部位出现进一步损伤。夹板与皮肤之间最好垫些棉花等柔软透气的织物。还可内服七厘散等中成药,用以止血和减轻疼痛,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,交由医生处理。
3、脓毒症:人体对外部感染做出伤害自身组织与器官的反应时,便会引发脓毒症。中医认为“腑气不通”是脓毒症的症状之一,故以“通腑攻下法”来治疗,常用方剂为承气汤,主要成分有大黄、枳实等,能够改善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消除,排出细菌和毒素。此外,“通腑”对动力性肠梗阻也有一定的疗效,患者可在医生排除狭窄、套叠等肠道病变后,选用通腑益气类汤药来促进肠动力的恢复。
4、肠道传染病:中医在治疗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方面也有一定特色。痢疾是由“外感时邪疫毒,内伤饮食不洁”所引起,意思是由于饮食不卫生,吃进了引起痢疾的病原。中成药可选择葛根芩连颗粒、古方葛根芩连汤、白头翁汤等,都是治疗痢疾非常有效的方剂。
5、眩晕: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,可针灸攒竹穴(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)、百会穴(头顶正中央)与三阴交穴(足内踝尖向上四横指宽),或遵医嘱服用眩晕宁片。
三、看中医前6个不要
1、不要化妆:“望诊”对诊断非常重要,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“本来面目”。
2、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:牛奶、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;杨梅、乌梅等,容易使舌苔变黑;咖啡、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,可能使舌苔变黄;就诊前刚喝热饮,可使舌质变红。
3、不要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: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;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,如葱、蒜等,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。
4、不做剧烈运动: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,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,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,对诊断造成影响。
5、不要频繁更换医生: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,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。一般的慢性疾病,如果治疗1—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,可以考虑另选大夫,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,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。
6、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:有些人认为,这次病好了,可以把方子留着,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,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,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。这是不正确的。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,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,患病的原因、时间、地点、表现不同,方药都会不同。除非医生允许,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,或他人处方。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会犯难,中医能看急症吗?什么情况更应该看中医?看中医前应该注意什么?一定发商学院提醒,其实中医除了慢病,看急症也是个好手!
一、6种情况更适合看中医
1、过敏性疾病:湿疹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,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。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,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,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,停药后容易反复。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,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,邪气入侵造成的,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,排出邪气,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2、妇科疾病: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,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,不但不好掌控剂量,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。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。中医认为,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,采取疏肝补肾、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,效果很好。
3、脾胃病:如慢性胃炎、腹胀便溏等,一般病程较长,机理比较复杂。中医认为脾主升,胃主降,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,必要时配合疏肝,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。同时中药个体化治疗(一人一方)更容易贴近病情。
4、呼吸系统疾病:现在流行一种说法,“感冒了不用治,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”。其实用中药辨证治疗,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。另外,咳嗽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。
5、复杂慢性病:如慢性肾炎、风湿病、中风后遗症、肿瘤等,中医通过辨证选方,在治疗时会有不错的效果,而且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,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。
6、非器质性疾病: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、精力不足、头晕目眩、口臭、便秘、心情烦躁等症状,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,但是通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,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,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,做到提早治疗,防止病情加重。
二、中医看急症也是好手
提到急症治疗,很多人潜意识觉得中医就是个“慢郎中”,事实上中医在看急症上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。
1、发热:由病毒、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,中医称为“外感高热”。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的麻黄汤,出汗后可退热。同时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,对肺炎、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效果。如果体温持续增高(超过38摄氏度,或体温低于38摄氏度但持续6天以上),则不宜继续自行用药,应及时就医。
2、骨折:在户外出现骨折,也可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应急处理。如果伤口有出血,要先清除可见的污物,再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。随后可就地取材,将木板、竹片等粗略加工成长宽适宜的夹板,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部位,能有效防止就医前骨折部位出现进一步损伤。夹板与皮肤之间最好垫些棉花等柔软透气的织物。还可内服七厘散等中成药,用以止血和减轻疼痛,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,交由医生处理。
3、脓毒症:人体对外部感染做出伤害自身组织与器官的反应时,便会引发脓毒症。中医认为“腑气不通”是脓毒症的症状之一,故以“通腑攻下法”来治疗,常用方剂为承气汤,主要成分有大黄、枳实等,能够改善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消除,排出细菌和毒素。此外,“通腑”对动力性肠梗阻也有一定的疗效,患者可在医生排除狭窄、套叠等肠道病变后,选用通腑益气类汤药来促进肠动力的恢复。
4、肠道传染病:中医在治疗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方面也有一定特色。痢疾是由“外感时邪疫毒,内伤饮食不洁”所引起,意思是由于饮食不卫生,吃进了引起痢疾的病原。中成药可选择葛根芩连颗粒、古方葛根芩连汤、白头翁汤等,都是治疗痢疾非常有效的方剂。
5、眩晕: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,可针灸攒竹穴(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)、百会穴(头顶正中央)与三阴交穴(足内踝尖向上四横指宽),或遵医嘱服用眩晕宁片。
三、看中医前6个不要
1、不要化妆:“望诊”对诊断非常重要,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“本来面目”。
2、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:牛奶、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;杨梅、乌梅等,容易使舌苔变黑;咖啡、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,可能使舌苔变黄;就诊前刚喝热饮,可使舌质变红。
3、不要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: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;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,如葱、蒜等,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。
4、不做剧烈运动: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,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,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,对诊断造成影响。
5、不要频繁更换医生: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,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。一般的慢性疾病,如果治疗1—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,可以考虑另选大夫,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,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。
6、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:有些人认为,这次病好了,可以把方子留着,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,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,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。这是不正确的。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,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,患病的原因、时间、地点、表现不同,方药都会不同。除非医生允许,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,或他人处方。